前七子后七子_宗臣后七子

李生 百科小知识 4499 次浏览 评论已关闭

*** 达到当天最大量:500000,请联系开发者***

前七子后七子

后七子成员有李攀龙、王世贞、谢榛、吴国伦、宗臣、徐中行、梁有誉。后七子中以王世贞、李攀龙为首,活跃于嘉靖、隆庆间。 从前后七子文学活动的积极意义上看,...建安七子,是汉建安年间(196—220年)七位文学家的合称,包括孔融、陈琳、王粲、徐干、阮瑀、应玚、刘桢。 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(即曹操、曹丕、曹植)外的优秀作者,所...

明七子:有“前七子”与“后七子”之分,前七子包括李梦阳、何景明、徐祯卿、边贡、康海、王九思和王廷相等七位有名的文人.为区别后来嘉靖、隆庆年间出现的李攀龙、王世贞等七...至嘉靖、隆庆时期,出现了以李攀龙、王世贞为代表,包括谢榛、宗臣、梁有誉、徐中行、吴国伦在内的文学群体,称“后七子”。他们一方面继承了前七子关于重视文学自身价值的观点,...

正当此时,以李攀龙、王世贞为领袖的后七子运动步其前履,通过在一定程度上修改前七子的主张登上了文坛。 后七子活动年代约晚于前七子40年。后七子主将李攀龙,字于鳞,号沧溟,历城(今...2、“后七子”是明嘉靖、隆庆年间中国明代的文学流派。成员包括李攀龙、王世贞、谢榛、宗臣、梁有誉、徐中行、吴国伦、余日德、张佳胤, 以李攀龙、王世贞为代表。...

?ω? 后七⼦指的是李攀龙、王世贞、徐中⾏、梁有誉、宗⾂、谢榛、吴国伦。他们强调复古,主张“⽂必秦汉,诗必盛唐”,认为⽂学越古越好,前后七⼦的作品重在拟古,艺 术上没有太...前七子后七子 明前七子是弘治、正德年间的李梦阳、何景明、徐祯卿、边贡、康海、王九思、王廷相,以李、何为代表; 后七子是嘉靖、隆庆年间的李攀龙、王世贞、谢...